鄂州捞谎投资有限公司

    “陣斬一賊,賞糧三斗,俘獲敵甲、戰馬者,賞糧一石……若是大勝,全軍另有賞賜……”

    李承志的聲音擲地有聲,各軍將和鄉紳聽的心神微蕩。

    獎賞竟然這么重?

    只要滅了這股賊人,這獎賞的總數怎么也得在千石往上……

    聽起來好像很奇怪,打了勝仗怎么可能沒獎勵?

    但要看實際情況,更要看定例。

    北朝定制,凡是戰功行賞,都是事后根據戰績、斬獲及影響力來評定的,而且至多也就賞到隊主這一級。

    大多時候,普通士卒是沒有份的,只有愛兵如子的將帥,才會從自己的賞賜中分一點出來,以用勞軍。

    但基本上也就是好吃好喝幾頓就算是賞過了。

    更不會有李承志這種仗都還沒打,就將普通士卒的賞額定下來的。

    只說一點,萬一繳獲沒這么多,主將還能自掏腰包不成?

    況且,此次隨李承志出征的,九成以上是朝那縣民,保的也是朝那境內的士紳與百姓,此戰的性質便是保家安境,御敵以外。

    偏偏他這個主帥卻是個外來戶,說直白些,人家不辭勞苦,不計得失替你御敵守城,就夠仁義了,還要自掏腰包賞軍?

    沒這樣的道理!

    更讓眾人驚疑的是,說不定還真得李承志自掏腰包。

    如探報所說,這就是一伙流民倉促成立的新軍,就算全殲了,又能有多少繳獲?

    是幾根爛木槍,還是幾塊破麻布?

    白送都沒人要……

    但沒一個人懷疑李承志是不是在說大話,到時會不會兌現。

    征兵期間,軍營門口擺滿了黃燦燦的粟米,只要入選應征者,當即便有軍士給其家人發糧一斗。

    有好事者算了算,不到十天,李承志征兵近三千,至少發出去了三百石糧……

    更有之后李承志竟真的派人拉著駑馬驢騾,去幫著新丁家人種地,讓他的威信更臻高峰。

    這便如轅門立木,立桿見影。朝那縣內,就沒有不對李承志贊不絕口的,全營士卒,更是視李承志為再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