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排什么人給他們講課?”
“我們安排有信訪部門、司法部門、公安部門的同志講課。”
“一天上多少課?”
“正常的是每天上兩堂課。”
“現在還在辦么?”
面對這個問題,這位縣委書記回答就很慎重了,想了一下,忽然看了一眼同來的縣長,“好像沒辦了吧?”
意思他不是太清楚,縣長可能更清楚情況。
縣長的眼睛都綠了,這不是拖個墊背的嗎?
自己要是回答沒辦了,可如果查證起來,自己不是說假話么?可要是答應在辦,表示縣委書記不清楚這事兒,自己不但清楚,而且還在允許辦,那責任是不是大多都攬到身上了?
這位縣委咬著牙,最后道:“書記您說上面關于穩定抓得嚴,考核是一票否決,讓政府把這事整好,我們只好按你的指示堅持抓好落實……?!?br/>
縣委書記的臉色也立即變了,如果不是當著的面,估計二人要來個短兵相接了。
曾家輝才不會理會他們之間的互相“咬人”,嚴肅的說道:“是每個公民的權利,基層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應該是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而不是制造新矛盾。”
“是,是?!?br/>
“一票否決就讓你們采取這種做法,知道這叫干的什么事么?”
曾還是那一副淡淡的語氣。
他自己在基層干過工作,知道工作的艱辛,既要管好下面一攤子的事,又要上面的檢查與考核,確實不容易,但自己不采取有效的辦法解決好問題,而采取這種錯誤的做法,那就不可原諒了。只是,作為縣一級的領導干部,他們的行為被、上級部門、新聞媒體等做著形形色色的解讀,也不能全盤否定,只有經歷過基層工作的人,才會理解他們的無奈和隱衷。
許多問題都值得深刻反思!
這正是曾沒有雷庭震怒的原因。
事已至此,這兩位縣里的一把手都捏著好幾把汗,“,這每年重要時段、重大會議召開之時,是看準時機進京啊,他們一旦上去,省、市、縣都要安排專人去接人回來,甚至中途截訪。每次接訪,我們都要安排兩人以上前去,到省、京來回一趟,每次差旅費少則三五千元,多則上萬元。其他不說,就是這個費用我們都負擔不起了。以前,我們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每到國慶等時期,縣里都要統一部署,派出干部24小時跟隨那些專業陪吃陪喝陪睡陪上廁所,一次耗時十天半月。一年下來有多少個敏感期,每年單是穩控一個人的費用就多達數萬元,一個縣有幾十上百人,費用支出幾百上千萬,像我們那樣的窮縣,實在是負擔不起??墒牵绻徊恍⌒氖Э?,還要到火車站、汽車站分頭堵截,堵不住就到京接人,耗費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了。因此沒辦法,才這樣………”
“你覺得還有道理了?”曾凌厲的目光在這兩位縣領導的臉上掃了一遍,“你辦班不也失敗了嗎,那你是不是想采取更過火的措施,甚至比那些都行為更過激一點?說吧,還想怎么做?”
人盯人的辦法,曾做過縣委書記,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以前自己在縣里的時候,領導下來視察,根據上級指示,縣里不得不把“不穩定分子”監控在視線之內。雖然不會采取過分措施,但總會想方設法把人盯好的……。
他只是痛恨這種辦所謂做法,這哪兒還是“以人為本”?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