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縣委書記不敢直面回答問題,只得顧左右而言他,“一票否決讓我們很苦啊,我們基層黨委政府為了信訪穩定工作,設立了信訪部門,投入大量資金,安排了一大批人員從事這項工作。前幾年,信訪部門是個群眾的出氣筒、社會的減壓器。自從實行了信訪一票否決制,上級信訪部門成了香餑餑,只是苦了最基層的縣、鄉一級黨委、政府?!?br/>
對這一點,曾家輝聽后倒是認同,確實如此,一些群眾,確實是由于個別政府部門或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的原因。有些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政治素質差,三言兩語想把群眾打發走,能一天解決的拖上一個月,更有甚者辦事不公,惡語相加,激起了群眾不滿,造成案件。不好處理的是,有些上級機關的個別接訪者亂表態,致使當事人訴求越來越高,越來越不切合實際,一個小問題多年得不到解決,成了大問題,最后誘發了越級。由于信訪工作實行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但是對不負責、不辦理的上級機關和部門卻沒有實質性的處理措施。懾于上級“一票否決”的威力,許多縣、鄉對上F人除了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去圍追堵截外,別無他法。有時,還得委曲求全,不得已做一些讓老實人吃虧、“會鬧騰的”賺便宜的事來。最難解決的是一些比較棘手的群體性上F案件,他們經常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爭執不休,基層黨政領導換了多茬也難以解決……。
理解歸理解,但變味的已經構成了侵權與違法,這一點毋庸置疑。
曾覺得要拿掉這一個縣委書記、一個縣長還做個典型倒是簡單,但問題始終是問題,換個人上去,沒親歷過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整治好的。而且,總是處理干部也不是辦法,三江的問題不僅僅是一個黑窯、一個信訪、一個效能問題,還有很多。別說自己一人之力辦不到,就是能夠,總不能把有問題的成千上萬干部全處理掉吧。
他很耐人尋味的道:“你們兩人是全縣的領導,這事我不想多說,說了你們也不一定能體會。這樣吧,我讓省辦聯系一個地方,或者就是你們縣的培訓基地也行,反正是現成的,讓你們二人也參加十天半月的學習,享受的待遇就跟那些‘學員’一樣,完了之后我們再討論這個話題,怎么樣?”
能怎么樣?
二人有點面如土色,三江政府各組成部門這幾周的效能建設,可是傳遍了全省,大家對這位都有點忌憚,現在恐怕要輪到自己身上,早就冷汗直冒了。
現在他們已經能明顯的感知,頭上那一頂縣官的烏紗已經飛了,至于還會不會受到其他處理,甚至是司法處罰,都很難說。
他們害怕了。
“省長,請您…….請您我們將功贖過的機會吧!”
曾省長想了一下,還真答應了,“行,那我就讓有關部門根據你們的情況,給你們一個處分,先保留二位的職務,下去把遺留問題解決了,把學習班的受害人員安撫好,把全縣的信訪問題處理好,并結合實際給我想出一個行之有效、又不涉及侵害有關人員權利的信訪機制來,辦好這件事,我可以暫時不追究二位責任………”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