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輝道:“這個問題其實社會上的人盡皆關注,也早有說法,像什么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因為家庭、學校教育、交友等問題都可能成為他們犯罪的誘因。我就不再重復與贅述了,我只想列舉一點數據給你供參考,有關調查數據據表明,目前中小學生里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占到20%,有嚴重心理問題的能達到5%,而青少年犯罪總數也占到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左右。從群團工作的基層實際了解,我們獲得一個驚人的情況,那就是幾乎每一個社區都有‘問題孩子’。像今天我們遇到的鄒怡這樣的小女孩,雖然過錯不在她,他因為某些因素,她現在已經成了一個犯罪的少女……?!?br/>
現在,他們對鄒怡的成長環境已經通過其父親了解到了,急怡在家的時候,因為父母親經營生意,沒有多少時間去管她,她有什么事也會不會主動告訴父母。小女孩十二歲了,成天要么找同學玩、要么一個人跑街上溜達、要么呆在家里看電視什么的,結果在一次上街玩耍的時候,拿了一個店鋪的東西,還被店員發現追著打,以至于前來特色“人選”的犯罪團伙有機可趁,主動上前幫助急怡息事寧人,她就這樣相信了壞人,跟著就跑了。
“這樣的孩子還算幸運的,因為人大一點,出來還記得自己家在什么地上,家人的電話是多少,還接受過三年級的教育??捎行┖⒆映鍪卤人?,后來查找都難,更別說她自己能怎么回頭自救了………?!?br/>
曾家輝隨意的談著,也算是有感而發。
方世玉在用筆記錄著,道:“許多人都把責任歸在父母身上,你怎么看?”
曾家輝微微一笑,道:“我們大家都是為人父母的年紀了,其實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逆反心理很重,父母親的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如果出現了問題,還真是責任重大。比如,遇到過一個失學孩子犯了事,在溝通的過程中,這名孩子反復提到對父母的不滿,也屢屢提及自己的焦慮和迷茫。他覺得如果父母讓他能有個學上,他就不會那樣了??上У氖牵母改笍膩頉]有關注過他的心理變化。”
“現在的問題青少年不少,解決起來難度大,你還分管著青少年權益部的工作,一定深感壓力巨大吧?”
曾家輝面對這個問題,顯得比較嚴肅起來,他給方世玉糾正道:“只有青少年問題,沒有問題青少年?!比缓笸nD片刻,“青少年是有問題,但并非不能解決。只要教育用對方法,孩子都能重新走上正軌?!?br/>
“對不起,我還沒認真對待過這個觀點?!?br/>
方世玉倒是能知錯就改,確實如此,只有青少年問題,沒有問題青少年。這從一個團中央分管領導的口中,他感受到了一份認真與嚴肅,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方世玉跟曾家輝也有一些共同的想法,他曾做過針對網癮孩子的調查,發現孩子迷戀網吧大多跟家庭教育或者學習壓力有關系,而這都是可以解決的。在幫扶青少年群體的工作中,方世玉的眼光不僅盯著有心理或行為問題的青少年,還盯著那些在問題邊緣的青少年,比如閑散青少年,困難家庭青少年等。他也知道團中央提出的開展“關愛青少年行動”,通過配備人生導師,幫助入學就業,目的就是要讓那些游離在社會上的青少年遠離問題,甚至遠離犯罪。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