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富察瑯華再怎么不信,事實就是這樣。現在她除了一個皇后的空名頭,其他什么都沒有了。
進忠看著癱坐在地上的富察瑯華,眼里閃過一絲輕蔑:這樣的人哪里比的上他的貴妃娘娘!
進忠:"“皇后娘娘既然你收下了圣旨,奴才就先走了?!?
說罷,就立刻了長春宮,只留下富察瑯華對著那道圣旨,喃喃自語。
現在素練也不在了,她平時對長春宮的宮人們打壓的厲害,生怕她們搶了自己的位置。富察瑯華之前有素練在身旁,也不需要旁人,導致現在也沒有其他人可以傾訴。
弘歷本來還想把皇后冊寶給晞月,被晞月拒絕了?,F在弘歷經歷了富察瑯華和金玉妍的事情,心里多少還是有些受傷的,畢竟他的兩位妃子竟然都是心思歹毒之人。自然是看晞月哪哪都好,也愿意把皇后冊寶給晞月,若是他將來后悔了,沒準兒就是晞月貪權了。
弘歷確實對晞月的這個舉動很滿意,其實他話說出去的那一刻就后悔了。畢竟晞月已經是貴妃了,又有一位皇子,阿瑪又是朝廷重臣,現樣的優勢已經夠了。
弘歷雖然對晞月有幾分真心,但是若是比起他的權勢、江山,還是沒有勝算的。一旦晞月對他產生威脅,他恐怕就會收回對晞月的寵愛,削弱她的權力。
晞月對弘歷這個人看的很清楚,所以當弘歷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晞月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弘歷也因為晞月的“不貪權”表現,對晞月愈發寵愛。就算后來后宮又有了不少的嬪妃,依舊沒有人能搶走晞月的風頭。
晞月雖然表現的對權力不在乎,但又不是真的無所謂。這些年晞月一直都在默默的發展自己的勢力。永瑞也很爭氣,知道展現自己的優勢,也會適時的藏拙,在弘歷面前一直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
富察瑯華自從被禁足后,憂思成疾,乾隆十七年,富察瑯華崩逝,定謚號為孝賢皇后,葬于勝水峪裕陵地宮。
弘歷就算再厭惡富察瑯華,為了皇室顏面,也不得不裝作他與富察瑯華夫妻情深,寫了不少稱贊富察瑯華的詩,傳到民間,世人都紛紛稱贊帝后情深。
富察瑯華去世后一年,晞月被封為皇貴妃,后位空虛。晞月想到弘歷后面的一系列操作,覺得不當皇后也挺好的,反正以后永瑞當了皇帝,她依舊是太后。
三年后,舉行選秀,后宮又進了不少年輕貌美的妃子。弘歷的目光被分走不少,晞月一心教養永瑞,也不再意這些。
反正晞月也給弘歷下了絕育丹,弘歷已經不會再有孩子了,他想寵愛誰,就寵愛誰吧,也不會影響晞月現在的生活。
不過弘歷活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若是一直等著弘歷駕崩,恐怕永瑞要受不少委屈。況且人的年齡越大,對權勢的掌控越強勢,倒時候,永瑞正值壯年,弘歷卻已經老了。難保弘歷不會對永瑞產生敵意,忌憚防備永瑞。
晞月不想讓事情到那個地步,更何況她還要當太后呢,晞月可等不了那個時候。于是晞月對弘歷更加放縱,還會幫他掩飾。
弘歷一開始還想著政務,后來就習慣了。那些妃子為了得寵也是什么招都用。弘歷的身體漸漸變得空虛起來。乾隆二十三年,弘歷崩世,皇四子永瑞繼位,生母皇貴妃高佳氏為圣母皇太后。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