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捞谎投资有限公司

     

    “譚老師,可以做到嗎?”

    劉弘毅再次問道。

    對于一位火炮設計專家,劉弘毅這個問題是很“致命”的,“致命誘惑”。

    “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譚德喜給了劉弘毅這樣一個答復。

    劉弘毅很清楚,迫擊炮和榴彈炮結合的第一代迫榴炮要在八十年代初期才列裝蘇軍。屬于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火炮,是后世我軍合成旅主要的近距離支援火炮。

    機動性高,射速快,用途廣,一炮多能!

    9公里以內迫榴炮,23公里內榴彈炮,40公里內火箭炮。

    旅級火力之強,堪稱“喪心病狂”。

    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陸軍旅級部隊的火力能和我們的合成旅相提并論。

    現在,劉弘毅也不清楚,國內的武器設計界是否已經有過這個方面的探索。

    但是毫無疑問,暫時還沒有成型。

    所以譚德喜直截了當地回復了“我不知道”這樣四個字。

    這才是極其嚴謹的科學態度。

    劉弘毅想了想,說道:“譚老師,把曲射的滑膛炮和可以直射的線膛炮結合起來,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射擊精度和氣密性的問題?!?br/>
    譚德喜還是言簡意賅地回答。

    劉弘毅又想了想,說道:“譚老師,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我們可不可以在迫擊炮彈上加刻膛線……當然,可以是淺膛線。這樣一來,是不是就可以兼顧迫擊炮和榴彈炮的需求?”

    譚德喜呆住了,愣愣地看著他,半晌說不出話來。

    這就是“先知”優勢。

    一個高二學生,在武器設計領域,可以讓頂級專家目瞪口呆。

    艾小雨以及在一旁“看熱鬧”的陳愛萍,更是瞠目結舌,完全聽不明白他們在聊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