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真是“拼了”。
所有人都熱情高漲,以最大的激情,投入到這項“千秋功業”中去。
工作到第二天,數理組的老師們就開始慶幸。
他們這兩個組有劉組長,真是太好了。
劉弘毅沒有搭理基礎知識那一塊,那不用他操心。數學組和物理組,集中了楚州一中和其他學校最優秀的老師,他們有完整的備課資料,可以輕輕松松把重點圈出來。
劉弘毅貢獻的,是自己的高考經驗。
畢竟目前整個國家,也就他一個人“參加過”77年的高考。
老師們的經驗,都來自于十年前。
高考是從1966年停止的。
而且還很難找到完整的十年前高考試卷。國家肯定有,但楚州沒有“收藏”。只能讓參加過歷年高考的人,憑記憶一點點地寫。
還不保真。
因為記憶是會出現偏差的。
劉弘毅主要負責應用題這一塊。
他也沒辦法記得所有的數學物理試題,但大方向還是記得的。
劉弘毅雖然沒打算完全打開“超級作弊器”,可是在編寫教材的時候,還是會不知不覺間受到記憶的影響,自然而然地帶著一定的針對性。
所以他編寫的應用題教材,是最系統化的。
這還不是最重點。
最重點是他所有的解題方式都是經過優化的,是后世五十年的進步和結晶。
這樣的“作弊”,劉弘毅認為很有必要。
因為靠他一個人去推廣這些優化模式,明顯力不從心。
只有變成教材,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科學思維的創新和傳遞?;蛟S未來世界的大科學家,就隱藏在今后這幾年的考生之中。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