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事,就和劉弘毅沒有太大關系了。
沈賢主任,饒喜韶主任,慶華大學一起打報告,很快就獲得了上級領導的批準。
領導也有要在慶華大學搞個“試驗田”的意思。
試驗田這種事吧,雖然可以指定,但如果有引發契機,當然是最好不過。
楚州地區變成試驗田,是因為他們都已經“悄咪咪”地干起來了。既然沒打算嚴肅處理他們,那就不如順水推舟,讓他們小范圍地“試驗”一下,看看結果如何。
假如結果很好,那就有了說服其他同志的依據,便可以逐漸推廣。
當然,推廣也會有兩種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從楚州地區擴大到整個靜江省,另外一種模式,則是在每個省都選定一個地區級的行政區域,推行楚州經驗。
等條件逐漸成熟之后,再全國放開搞。
而現在,慶華大學又變成了高校“改革”的試驗田。
兩塊試驗田,都和劉弘毅息息相關。
邰正陽校長私下叮囑趙遠方老師,一定要對劉弘毅多加關注,保護他好好成長起來。
不要讓那些亂七八糟的攻擊,落到他的頭上。
同時,身為一個大學生,劉弘毅近幾年內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回到學校,邰正陽立即開始親自牽頭,落實上級的指示。
兩件事同時進行。
第一件事,自然是成立科研部。
名字也確定下來,全稱為“慶華大學科學技術發展委員會”。
為了區別于國家科委,簡稱還是叫做“科研部”。
邰正陽親自擔任籌備組長。
第二件事,則是與北都電風扇廠合作,成立“慶華電器廠”。這個事聽上去簡單,但操作起來比較復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