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連劉弘毅自己都沒想到,這個事會搞得“好大”。
關鍵還是邰正陽本身的職務夠高,資格夠老,而慶華大學的牌子又太響亮。
邰正陽親自把報告送到了教委主任饒喜韶同志的案前。
看到這個報告,饒喜韶同志愣了一下,以為自己看錯了,戴上老花鏡,又仔細看了一遍,然后愕然看著邰正陽。
“老邰,你們慶華要自己辦工廠?”
“是的,饒主任?,F在啊,我們學校的職工子弟之中,待業青年太多了,一時半會的,安排不下來。我每天為了這個事,給多少人打電話,求爺爺告奶奶的,請他們幫我安排幾個人,始終都只是杯水車薪。再這樣下去,我這校長不用當了,一天到晚幫他們求人去……”
說到這里,厚道的邰校長嘆息不已。
作為一位教育家,邰校長一直堅持著文人風骨,求人這樣的事,實在是很難開口啊。
可學校的教職員工子弟,待業的那么多,一個個大姑娘大小伙每天在家里無所事事,做父母的,焉能不急?
這些壓力,最終肯定要反饋到他這位一校之長的身上。
邰校長實在是沒辦法狠下心來不管。
問題現在到處都“人滿為患”,不要說國營單位,集體單位都安排不了。
邰校長就算愿意拉下臉皮去求人,效果也很不理想。
這也是他爽快地答應劉弘毅,想要試一試這個校辦工廠的原因之一,甚至還是最主要的原因。
按照劉弘毅的估算,這個電風扇廠建起來,除開必不可少的專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學徒工至少也能安排上百人。
雖然相對于偌大的慶華園而言,安排一百個待業青年遠遠不夠,但起碼能夠緩解一下邰校長的壓力。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如果這條路能走通,誰規定慶華大學只能搞一個校辦工廠?
再多開發幾個產品出來,再建幾個校辦工廠,問題不就全解決了嗎?
還能賺錢,買好多好多的專業書刊。
嘿嘿,到那時候,就問其他學校的校長,羨慕不羨慕吧。
邰校長今年已經六十七歲,再過幾年就要離休的了。如果在他的任期之內,能夠幫慶華大學解決這么兩件大事,那他就是“功在千秋”,一定會被校史永遠銘記。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