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聽到葉子提出的問題,頓時覺得這很離譜吧!然后陳述說道:“這應該不可能吧?對方只是一個成年人而已,而且多數都是住在學校,你怎么會想到懷疑他呢?”
葉子說道:“我也只是有這個猜測而已,而且誰說的未成年人就不會犯罪了?難道你忘記了前幾天的那個霸凌事件了嗎?幾個初中生殺害了自己的同學,當時那幾個小孩可是很鎮定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能說的這么的絕對,現在的孩子可不是我們以前那個時候單純的什么都不懂。還有一些人天生就是壞種,所以這些事才會平凡發生?!?br/>
大家都感到了好奇,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天生的壞種嗎?這時候張元開口說道:“說到這個我還真有研究過,現在是有這種說法,這好像是一種基因的問題??茖W上把這個叫作“超雄綜合征”?;加小俺劬C合征叀鋇娜耍由于比普通男孩多了一條Y染色體,表現出攻擊性、缺乏共情能力等特征,被稱為“天生的壞種”。這種病癥會導致性格上的缺陷,如缺乏共情能力,這可能會影響個體的道德和社會行為。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所有天生問題兒童都有犯罪傾向或道德缺陷。人的行為和性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遺傳、環境、教育和文化背景等。因此,即使存在某些天生傾向,環境和社會化過程對個體的行為和性格有著重要影響。通過適當的教育和社會引導,可以培養和提升個體的道德品質,抑制不良行為?!?br/>
眾人聽了張元的話都不是太能理解,小王看向張元后問道:“老大,那這種孩子出生有什么特征嗎?比如長相這些是否和正常人有區別之類的?!?br/>
張元說道:“我也只是根據一些書籍和網絡了解的,現實生活中沒有看到過這類情況。根據我所了解到的超雄綜合征是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綜合征,又被稱為47,XYY綜合征,即男性在正常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的基礎上又多出來了一個Y染色體,屬于一種特殊染色體變異性疾病,這種病癥在男嬰中的發生率為1:900。
為何提到超雄綜合征被認為是罪惡的根源?董曦介紹,“早年前,美國對某監獄有嚴重暴力傾向的罪犯做了一項基因普查,調查結果發現,在調查的人員中,擁有XYY基因型的人員占比要高于正常人群,認為是其身體里雄激素過高而引起的過激行為,便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這就是一種性染色體異常的遺傳性疾病,由Sandburg在1961年首次報道。可能是精子產生時便帶有兩個Y,也有可能是受精卵早期細胞分裂過程Y染色體不分離造成的。而這種情況的產生也可能是偶發性的,與父母親并無關聯。正常的男性只有一個Y染色體,如果有人的染色體為47條,有兩條Y染色體,則它的細胞染色體核型為47,XYY。這樣的患者稱為47,XYY癥候群。而此癥又被稱為超男性癥,發生率約為1/1000。而且這種孩子一般都是男孩子居多,此癥的男孩外觀與一般男生并無差異,只是牙齒可能會比較大、耳朵較明顯、印堂顯著。
骨骼的長度比寬度增加明顯,尤其在頭頂、手與腳。也可能會有輕微的漏斗胸。橈尺骨接合情形也普遍存在這些患者的身上。
生長發育:可能身高會比一般人較為高大,出生時便比別人高,5-6歲之后更明顯。智力正常,但也有可能會比家中其他成員稍低些。50%有學習障礙,比較晚才會講話。動作障礙,精細動作較不協調、胸肌力量較弱。有人說Y越多越有暴力傾向,但尚未被證實。易怒、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在青春期早期可能出現,但隨年紀漸長應可學習控制自己。此癥患者睪固酮的量較高,所以青春期時可能會長出很多青春痘。通常比其他人晚6個月進入青春期;大多數的患者可以生育下一代,而且生出染色體正常小孩。
而我們整個世界目前醫療水準是無法去除多一條的染色體,但是家庭支持可以幫助患者克服學習及情緒上的障礙?!?br/>
小雪也說道:“那既然在小孩出生查出來了,這個孩子不正常那應該是可以選擇不要的吧?要不這種孩子的的存在對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種危險?!?br/>
張元繼續解釋道:“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發現胎兒出現超雄綜合征的情況,建議進行羊水穿刺等檢查明確診斷,再決定是否可以繼續妊娠。所以說這個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選擇留下這個孩子也可以選擇放棄這個孩子,一切都要看父母自己的想法來做出選擇?!?br/>
葉子也問道:“但是,這個應該也不是絕對的吧?就算是讓有這種病的孩子出生了,如果家屬能很好的對他進行教育的話,孩子應該也不會走上歪路的吧?”
張元繼續說:“這個也不能就百分百確定就真的是一個壞種,超雄綜合癥不一定就是壞人。從上世紀60年代發現這個基因以來,XYY與“天生犯罪”假說之間一直存在廣泛爭議。有網友提到,犯罪分子和精神病中有9個人患有超雄綜合征,這是否證明超雄犯罪率較高呢?然而,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超雄綜合癥與犯罪行為進行等號取代。事實上,許多患有超雄綜合癥的人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犯罪傾向。大多數患者在家庭和社會中都能正常生活,并且有許多成功的個例。
值得一提的是,犯罪行為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環境、教育、家庭背景等。不僅僅是性染色體異常,其他遺傳和環境因素都可能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將某種基因或綜合征與犯罪行為進行簡單的關聯。對于每個人來說,個體差異和多樣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以全面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并且不應該將標簽貼在某個群體身上?!?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