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述趕緊問道:“郭教授,這么說這是一種病態癥狀。那么這種是怎么形成的呢?為什么會有這種病的產生?我不是很理解???”
郭教授繼續給大家科普道:“早在公元前4、5世紀,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已經開始對人的變態心理進行過一些描述和研究,并試圖用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解釋心理異?,F象。他反對以求神詛咒等方法對待患者,認為應從患者的身體和大腦中尋找致病原因。
約在公元前一世紀,另一位古希臘醫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礙”與“心理不健全”的術語。此后,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變態心理學逐漸成為心理學的一個領域,使有關變態心理的研究從思辨轉向實驗,從患者的外部表現進入其內心活動。
在中國,公元前11世紀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這一病名載于文獻。成書于秦漢時期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最早列出“癲狂篇”,對變態心理作了醫學描述,并且存錄了有關治療的資料。以后歷代醫家和學者在探討醫藥或哲理的過程中,對于變態心理的表現、成因和矯治等屢有論述,至明清時期,更在理論和實踐上有許多重要的進展。二十世紀20年代后期,歐美各國有關變態心理學的著作陸續介紹到中國。中國學者朱光潛等較系統地評價變態心理學的各種學派,論述了這一學科的任務和研究方法,推動了當時中國變態心理學的科學研究與實際應用。其后,不少學者相繼撰寫有關變態心理學的著作,并開展了實驗與臨床的研究。
70年代后期以來,隨著整個心理學、特別是醫學心理學在中國的迅速發展,變態心理學受到重視,取得了較大的進展?!?br/>
張元聽后說:“原來這個變態心理可以追溯的這么早??!我還以為是現代才發現的呢?這么說的話有的人天生就是這樣的了,天生就不正常有一定的心理缺陷。然后慢慢的就會形成心理變態是嗎?”
郭教授回答道:“是的,可以這么說吧!只是以前的人不懂什么叫心理缺陷,所以會把他當癲狂等情況來處理。就像在古時候有些人比如平常都不怎么說話啊這些的,但是他卻能干出一些常人所不能接受和理解的事情來。還會給對方戴上殘暴的罪名,其實有一些時候可能就只是這人生病了而已。”眾人聽后都點了點頭表示了解。
郭教授又繼續開口說道:“而判斷心理是否變態常常要由社會文化來決定。我國封建社會里女人要纏足,清朝男人要留長發辮。如果再有人表現這些行為,就要被人認為精神不正常。可見,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的社會文化有不同的行為常模,人們對心理變態有著不同的判斷。加之,歷史上對心理變態原因的不同解釋,以及心理現象本身的復雜性等原因,導致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心理障礙診斷的很大差異,甚至在同一國家的不同醫院或醫師中間也常有意見分歧,并不為奇。
雖然心理變態的人常有明顯偏離社會常模的行為,但不能認為行為違反社會常模的人都是“有病”。例如那些強奸犯、兇殺犯的行為也是違反社會常模,但他們不是病人。心理病理(或心理變態)是因為“沒有能力”按社會認為適宜的方式行動,以致其行為后果對本人或社會是不適應的。
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可以幫助人們從異常與正常的對照中更加清楚地揭示人的心理本質,即揭示心理現象對于大腦的依賴關系,以及對于客觀現實的依賴關系。
變態心理學以普通心理學、包括實驗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術為基礎,它的研究成果又可為普通心理學開辟新的工作領域,提煉新的研究課題,從而充實、豐富普通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是醫學心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與醫學心理學的其他分支交叉滲透,互為補充。變態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既有緊密聯系,又各有不同的任務和課題。精神病學是醫學的一個分支,以變態心理學為理論基礎,直接服務于疾病的診斷和防治,其臨床資料和實踐成果又可豐富變態心理學的內容,驗證變態心理學的理論和假說。
對變態心理發生的原因和機制有多種探索途徑。由于理論觀點和研究方法不同,對變態心理的認識也不盡一致。在變態心理學的發展進程中,曾出現過不少試圖解釋各種病態心理或行為的變態心理模式。這些模式都較注意根據統計結果區分病態和常態,考慮到變態心理和常態心理之間存在連續的量的改變。
通常,人們總是把在群體中出現頻率高的心理現象稱為常態,反之則稱為變態。例如,在群體中智力的分布,呈現為常態曲線,若以智商表示,群體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90~109之間,屬正常;智商不到70者,約占5%以下,則被視為智障;130以上者則一般稱之為高智商。
按軀體疾病的模式來理解變態心理,稱為生物醫學模式又稱疾病模式。希波克拉底曾以四種體液不平衡來解釋變態心理。中醫沿用軀體疾病的理論對癲狂進行辨證論治,即屬于這一模式的代表。19世紀菲爾肖提出細胞病理學說之后,從人腦的組織結構改變中找尋變態心理的原因曾風行一時。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癡呆,病理學家不僅發現了患者腦結構的典型改變,而且還從死者的腦組織中找到了蒼白密螺旋體(梅毒病的病原體)。此外,各種急性和慢性器質性腦病綜合征以及癥狀性精神病都顯示了變態心理與軀體疾病、特別是腦病的因果關系。于是,變態心理的醫學模式獲得了大量的論據。
精神異常被看作是一種疾病狀態,軀體和行為的異常改變組成其癥狀,根據特別的癥狀組合即可作出疾病診斷??死着辶指鶕罅颗R床觀察經驗,按照醫學模式對形形色色的變態心理加以分類,建立了精神疾病現代分類系統的雛型?!?br/>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