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幾日,天子果真為了北方御災之事,召開了朝議。
小胖子不斷的背著荀彧教導自己的那些內容,隨后又向天子上奏,希望能夠進入朝議,天子有些奇異的大量了他一番,便應允了,不過,荀彧并不能隨同進入,他目前還沒有資格進入大殿議事,他只能將稍后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一一告知小胖子,并且告訴他如何破局。
小胖子自信滿滿的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幾位老臣有些不悅的打量著他,其中便包括了他的岳丈蔡邕,蔡邕額頭包著布條,極為不雅,這全然都是小胖子所賜,小胖子心里有些苦楚,自己還沒有將蔡姬娶進來,便先將岳丈摔了個大跟頭,這日后的生活,想來是不大容易了....
因王符不在,袁逢率領百官上奏,雖然王節信長期在南方,尚未回來,也沒有做出什么事來,可是,請烹王節信是免不了的,百官對此也很有理由,他們上奏道,王符長期待在南方,未曾立下半點功勞,此等庸碌無為之賊,當以烹之...
例行公事結束之后,便開始了正式的議事。
其實天子也挺佩服這些大臣們的,這都多少年了,從建寧四年一直請烹到了建寧十八年,足足十四年啊,老臣們所剩無幾,可是朝議里的這個傳統卻依舊保留了下來,這實在是太難得了,請烹了十四年,王節信照樣活得好好的,活蹦亂跳。
可是這些請烹他的大臣,卻是越來越少了。
袁逢測過頭,看了看陳耽及他身后的幾位大臣,陳耽笑了笑,而其余那些參與密謀的大臣們,面無表情,極為平靜,袁逢猶豫了片刻,卻還是沒有上奏揭發,他說起了關于牲畜傷死的事情,許彧有些詭異的笑了笑,他這便是陽謀了,算定了袁逢不會做出害了好友的事情,從未擔憂他會拆穿揭發。
天子認真的聽著,也應允了袁逢一些關于減牧稅方面的政策建議。
群臣商議著,小胖子忽然走了出來,朝著天子便是大拜。
天子皺了皺眉頭,瞇著眼睛,群臣也有些茫然的看著他,小胖子上次上奏,還是為了保住王節信,這次又是為了什么呢?
“陛下,北方受災,兒臣心甚悲痛,故而,兒臣斗膽請陛下應允,兒臣想往北方一行,親自坐鎮,參與賑災御災之事,若事不成,兒臣愿受罰!”
這番話說出來,整個廟堂都是一驚。
天子也是瞪大了眼睛,有些不可思議的質問道:“你這豎子,可懂何為雪災?”
“兒臣知曉,故而愿意前往。”
“北方之地,成人凍傷凍死者亦不在少數,陽公便是這般逝去...你如何能去?”
小胖子心里一樂,荀彧說的果然不假,他拱手,肅穆的說道:“兒臣身為國之太子,豈能畏懼不前?愿與北方官吏百姓與共!”
群臣驚詫,他們可沒有想到,這個膽大妄為的混太子,竟然還有這么一天,就連蔡邕眼里,都有了一種莫名的贊賞,在這一刻,起碼在表面上,群臣都是為太子的仁德而感動,眼里滿是贊賞,交頭接耳的夸贊起來,都是什么太子有乃父之風,有孝文之風之類。
天子沉默了許久,忽然有些傷悲的擦拭著雙眼來,群臣驚恐,小胖子也是如此,連忙上奏請罪,天子搖了搖頭,說道:“北方大災,朕卻難以親自前往,朕子愿前往,又以為父之心,多有不忍...只是,吾兒既有此等為國為民之心,朕為了萬千百姓,如何能因私情而不允?”
“朕令,太子前往北方,坐鎮賀新,賑災御災,北地五州之官吏,不可不從!”
“遵旨!”官吏們叫著,眼里全然是感動,多么無私,多么仁德的天子啊,心里即使不舍長子,為了家國百姓,還是忍痛派遣太子,陛下才是真的有文帝之風,真正的圣天子?。?!
小胖子徹底懵了。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