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門的陪同下,劉備來到了東宮門前。
天子下令,要他與太子一同操辦官學之事,劉備最初還在想,是不是天子信不過自己,想要讓太子來監察自己的行為,畢竟這官學之事,涉及到了未來的賢才們,不過,在他稍微查看了番東宮官吏的配置后,他的想法便改變了,天子這是要磨礪東宮啊。
對于太子殿下,天子也實在是偏愛,這東宮官吏,各個都是科功最冠,縱然丟進廟堂里,也是能成事的,如今這些人,全部都落在太子的身邊,這對劉備也算是好事了,畢竟,劉備一直在忙于各地官學之事,不過,總體來說,也就是不太順利,也就在靠近廟堂的周邊地區方才好些。
有這伙人來相助,只怕官學之事就會順利不少,而太子是不會分去功績的,群臣求之不得的政績,對于太子沒有任何的作用,哪怕對于他麾下的官吏們也是如此,早在他們選擇來到東宮之后,諸事便已經定下來,他們不會再近期內得到升遷,或者重用。
他們的命運與太子緊緊相連,等到太子登基的時候,他們便會一躍而起,或許國內三公九卿的位置,都會被他們所拿下。
劉備剛剛來到了府前,便看到了正在府前執守的年輕人,他認識這個年輕人,此人喚作曹丕,乃是曹公的次子,那人見得劉備,連忙走了過來,朝著劉備一拜,說道:“拜見劉叔父!”,劉備一愣,連忙將他扶起來,說道:“曹君識得我?”
“叔父乃是我阿父摯友,常常來我家,與阿父徹夜暢談,我自然是認得的,阿父還常與我說,日后見了叔父,要以長輩禮拜見,不得有誤....”曹丕笑著說道。
“哈哈哈...”劉備笑了起來,說道:“我許久未見到孟德,心里甚是思念,今日見你,猶如見到了老友,心里甚是欣喜啊...”他說著,從腰間解下了佩劍,遞到了曹丕的手里,說道:“你以長輩禮拜我,我也將你為晚輩視之,來,拿著!”
曹丕搖著頭,說道:“小子不敢受?!?br/>
“長者賜,不能拒,拿著罷,孟德不在廟堂里,日后若是遇到了甚么事,便來尋我!”劉備說著,硬是將寶劍放在了曹丕的手里,曹丕這才拜謝,劉備問道:“太子殿下可在?”,曹丕點頭,說道:“正在宮內,太傅一早前來,為眾人講學,他們都在聽著呢...”
劉備一愣,太傅袁術?這廝不是病重,躺在病榻上,動彈不得麼?如今怎么還親自趕來此處,為眾人講學來了?看出劉備的疑惑,曹丕笑著說道:“叔父不知,袁公先前病重,太子殿下請來了一位名醫,喚作華佗的,此人妙手回春,醫好了袁公之疾!”
“哦?大善!”劉備點著頭,又說道:“那便勞煩你為我稟告一聲...”
曹丕點著頭,讓劉備暫且在此等候,自己連忙進去稟告,劉備只是在這里等待了片刻,便看到劉獒領著曹丕出來,走到了劉備的面前,朝著劉備一拜,劉備連忙回拜,劉獒便領著劉備走進了東宮里,袁術正坐在院落內,為眾人講學,解決疑惑。
袁術坐在最中間,衣襟敞開,神高氣爽,他看著周圍,洪亮的講解著公羊學,這不止是講解經學,他還將如今廟堂的形式與公羊學結合起來,一同講解,講起新政之事,他將新政融進公羊的三世學之中,講道:“所謂升平,是國盛,那國盛,是國庫盈,是豪強富,還是百姓有余糧,還是卑鄙者無餓殺?”
“一世,為國庫盈...國庫充實,方能施行仁政,治理天下...”
“其二則大族豪強者,這些人,看著不堪,有欺壓百姓之舉,實則不然,天下賢才,有學之士,皆出與此,賈文和與西州,大力扶持豪強,為何?因豪強之實,能開耕耘之地,能聚百姓為農,動輒千萬土地,而百姓不可....”
“其三為天下百姓..我所言者,并非那些富裕之人,實為不食肉者也,他們之富裕,當為天下最為興盛之時,百姓富裕,家有余糧,天下便會太平,人丁會興旺,政事能施行....”
“新政者,所思者百姓富裕,所思不錯,操之過急罷了....”
他這么一講,別說是周瑜,魯肅這些年輕人,就是劉備也是瞪大了雙眼,坐在一旁,認真的聽著,在經歷過百般戰斗,在經過了生死之后,袁術對公羊學的理解與解讀簡直達到了一個全新的水平,劉備不知道何子的水平如何,可光憑著袁術摸索出來的如今這些理論,百年之后,他就能被尊稱為袁子了!
袁術還在揮動著手,興致勃勃的大聲說著:“豪強不堪,可環視周圍,在紡織,手工之列,唯獨豪強能夠拿出百千臺織綾機,大量提供外貿之產品,能使次子,游俠這等無業之人,有維持生計的差事,當然,要限制豪強,使得百姓也富裕,這是沒錯的,可不能對豪強全部抹殺,只需做出限制...”
“曹操之策,猶如分食,他將食物多分些與百姓,將豪強的那份給出,不過,依我來看,不如讓食物更多些,讓所有人都能吃飽,而百姓自然也就能多吃些....”
當袁術講完,從一旁拿了盞,吃了一口茶水,劉備便走了上去,走到了袁術的身邊,朝著袁術大拜。
袁術連忙回拜。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