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看向了劉默,在出使這方面,除了呂奉先,貌似還沒有人能夠超過劉默的,就是呂奉先,也沒有劉默這般出色的雄辯之才,劉默心里知道天子的想法,干脆也就沒有給這些人言語的機會,走上前來,說道:“陛下,臣請出倭國為使”
聽到劉默發言之后,眾人這才停住口,瞇著眼睛,看向了他,他們心里知道,出使倭國,并沒有西南或者扶余那般的簡單,首先,大漢在東濊的水軍力量,并沒有能達到橫掃倭國的地步,而倭國的實力也沒有以往那些小國那般羸弱不堪。
更別說是如今,各處將領都在調換之中,漢軍戰斗力下降是輕而易見的,沒有強大的武備,光憑著他獨自一人,根本沒有辦法能夠安穩的交接大權!
讓劉安登上王位,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定然會遭到當地勢力的強烈反對,劉安即使在名義上有這樣的權利,可是顯然,名義并不能讓處于混戰的倭島承認劉安的地位,劉默這般前往,不是失敗逃回,便是再也不回,若是爆發了戰事,哪怕征服了倭島,劉默也不會有任何的功勞,反而會被怪罪!
這樣的好事,當然應該讓他去啊。
天子思索著,說道:“君這才從西南返回”
劉默笑著,說道:“陛下,臣離開東濊久矣,心里本就思念,如今還能順道看看,臣心里極為欣喜,還望陛下能夠應允!”
天子這才點點頭,說道:“善”
群臣竊喜,劉默卻沒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他抬起頭,看著天子,深吸了一口氣,肅穆的說道:“陛下,臣聽聞,為人臣者,當尋天下之才,為國取賢,以固棟梁,為人師者,育才為任,不誤后生,矜矜業業,卻不想,今日有門子學祭酒鄭玄,以私仇誤國事!”
“門子學學子諸葛亮,為人聰慧,德行斐然,為眾人贊,如此才子,竟只因鄭玄不喜臣,故而驅逐與門子學,諸葛亮與臣親近,臣以晚輩視之,見晚輩受的如此欺辱,臣心甚哀,有意前往倭國為使,心里又是極為擔憂,不知如何行事”
天子一愣,問道:“君是要彈劾鄭玄?
“臣不敢,只是,臣向陛下請,請陛下給予臣一些時日,能夠解決了晚輩之事,臣再趕往倭國!”劉默回答道,頓時,有臣子問道:“臣何以將私事處于公事之上,君要多少時日才能動行呢?”
劉默回答道:“我也不知,諸葛亮之事,只怕四五月不能成,等事成,我便動身!”
“這?。?!”
群臣嘩然,紛紛彈劾起他來,天子有些復雜的看了看他,又轉頭看向了鄭玄,鄭玄有些無奈的上前,說道:“陛下,臣從未將諸葛亮趕出門子學或是劉君有所誤會”
劉默瞇著眼睛,問道:“當真如此?”
“確實如此!”
劉默又看向了天子,大拜,說道:“既然如此,臣便安心前往倭島,求陛下,能夠代臣照看一二,多謝陛下!”,劉默再拜,天子點點頭,說道:“你可安心,朕定然不會讓他受到半點欺辱!”
朝議便如此結束,群臣各自返回,劉默本是留下來,與天子再聊倭島之事,沒有想到,天子有賓客,不能留他,劉默便返回了府邸,準備明日再來拜見天子,天子的賓客,有兩位,剛剛返回雒陽的袁術與黃忠,這兩位軍中大將,天子不可不見。
黃忠與劉默回來之后,便忙著交接北軍事務,還未曾拜見過天子。
而袁術昨日便已經來到了司隸,今日是能夠趕到雒陽的。
袁術,是天子幼年的好友,又是同出于何子門下,兩人有非同一般的感情,如此多年,袁術都在為天子鎮守西邊,多次擊敗了外羌的襲擊,保護著西域商道,功勞卓著,天子心里也是格外的想念,坐在厚德殿里,回憶著幼時的種種往事。
“國家!袁將軍,黃中侯求見!”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