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默的到來,整個東濊的軍力部署都有了新的變化,首先,呂布護送曹昂前往邪馬臺,便駐扎在邪馬臺的王城,太史慈正在海域上練軍,整日操練水軍士卒,以備不測,而徐榮與典韋也在東濊港口,與太史慈合練,主要是練習上船奔襲,下岸作戰之類。
唯獨比較清閑的,就是驍勇校尉公孫瓚了,公孫瓚原本駐扎在寧州上高郡一帶,等了許久,也沒有等來調令或者圣旨,最后,他忍耐不住,便書信問之賈太尉,自己這一部人馬,當如何行事?
賈太尉回信,要他好生操練兵馬,預備不測。
公孫瓚大怒,這分明是看不起我驍勇營啊!
他再三書寫太尉,要求自己能與諸軍旅一同作戰,同時表示,驍勇營三千士卒,各個懷著報國之心,若有戰事,定然死戰不退!
太尉無奈了,讓他趕到東濊,聽從劉默的調令。
公孫瓚率三千驍勇虎賁,來到了東濊,在這里,他們自然是受到了很高的迎接,這可是大漢唯獨以東濊人組建成的軍旅,瞧瞧那清一色的白馬,再瞧瞧他們渾身的武備,驍勇營不像其他軍旅那般貪生怕死,就連甲胄都不戴,只是背著強弓,腰佩短劍,輕衣輕甲!
這是何等的英勇啊!
東濊人淚流滿面,何人言之東濊無壯士?
劉默很早之前,就想看一看這支東濊強軍,如今聽聞公孫瓚前來,心里格外的喜悅,急忙叫上了黃忠,準備前往迎接,劉備也立刻與他隨行,一同前往,站在城外,劉默的心里還是有些緊張,他與其他那些東濊人不同,他心里對東濊人很是清楚....
可為什么還會有這么一支軍旅呢,劉默始終想不通。
當公孫瓚趕到城外的時候,這支軍旅,令眾人都感覺到了驚訝,尤其是黃忠,劉默與劉備并未帶過兵,也看不出甚么,他們只能看出,這些人列陣很是整齊,前來的時候,各個都是昂首挺胸,精神氣極佳,只有黃忠心里明白,這絕對是一支經過無數操練的軍旅。
能把士卒們操練到這般地步,這公孫瓚也不可小看呀。
公孫瓚看到前方攔路的眾人,心里有些疑惑,下令停軍,他雖不認得其余人,卻認識劉備,翻身下馬,便走了過去,走到眾人面前,朝著他們行禮拜見,說道:“驍勇校尉公孫瓚,拜見諸公!”
“校尉請起,可不敢當啊!”劉默微笑著,將他扶起,還沒有開口,劉備便在一旁說道:“伯圭,此人便是你常常提及的朝中侍御史,劉公....”
公孫瓚大吃一驚,連忙再次拜見,劉默又將黃忠介紹與他,四人聊著,公孫瓚便令驍勇營先行前往校場,自己卻是要陪伴劉公等人,吃著東濊所產的魚蝦,說實在的,黃忠卻有些難以下腹,他有些吃不慣這些,尤其是趕到這里之后,天天都是吃魚,讓他心里都有些抵觸了。
不過,劉備,劉默,公孫瓚幾人,卻吃得極為開心,甚至,還有些激動?
尤其是那個公孫瓚,大口吃著魚,還告訴黃忠,哪里更美味,應該加些甚么,這廝比劉默更像東濊人?。?br/>
眾人吃完,又開始聊著倭王劉安的事情,劉安最近有些擔憂,幾番吵著要外出,好在他身邊有荀攸陪伴,荀攸整日與他在一起,也不與劉默劉備等人交談,不過,他卻是安撫住了劉安,讓劉默等人也少了很多的煩憂,至于倭國那里,呼邑親自帶著長女出發,不日便會到達東濊。
對于如何迎接,劉默提議,黃忠貼身守在劉安的身邊,公孫瓚與麾下負責周邊地區之安危,而以劉默為主,劉備負責迎接流程,至于大婚之府邸,劉備也早有準備,在吩咐好之后,眾人便開始為迎接呼邑而做起了準備。
在四日之后,呼邑再次踏上了大漢的土地,來到了東濊。
劉默站在岸邊,格外引人矚目,他穿著司徒公送給自己的那一身衣裳,果真,這衣裳極為的奢華,朱紅的袍子,處處金線銀繡,黃忠等人不斷轉頭,打量著他,就連倭王劉安,都有些好奇,劉公這身衣裳是從何處得來的?這么多人看著自己,劉默頗有些不適,卻無可奈何。
如此隆重的局面,自己總不能穿原來那身罷,何況,這也是司徒公的心意啊....
溫馨提示:按 回車[Enter]鍵 返回書目,按 ←鍵 返回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